4月19日,国际焊接学会(IIW)发来通知,由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港珠澳大桥荣获国际焊接学会“Ugo Guerrera Prize”奖。
“Ugo Guerrera Prize”奖是国际焊接最高奖项,授予近十年内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大型的优秀焊接工程技术团队,每三年评选一次。Ugo Guerrera是意大利焊接研究所副所长,曾在1960-1963年担任国际焊接学会(IIW)主席,为了纪念他,特设立了“Ugo Guerrera Prize”奖。本次港珠澳大桥项目由中国焊接学会推荐评选,是继2010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工程之后,我国再次获得国际焊接最高奖项。
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,是连接香港、珠海、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,港珠澳大桥集隧、岛、桥为一体,全长55公里,工程规模宏大、条件复杂,备受瞩目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,地址条件复杂,设计时速100km/h,设计者对桥梁制造质量非常重视,提出120年寿命要求;采用长度110米~152.6米的大节段吊装架设方案;要求42.5万吨钢结构在4年内完成制造,工期紧迫。
中铁山桥承接港珠澳大桥制造最大的CB01标段18万吨钢结构制造合同,以中铁山桥为核心的焊接技术研究团队,开展了板单元自动化焊接技术、免涂装耐候钢焊接、高效焊接技术、迷你机器人焊接技术等研究,打破传统的钢桥制造模式,提高自动化焊接水平,实现了“大型化、工厂化、标准化、装配化”的制作要求,全面提高港珠澳大桥钢箱梁的制造质量。首次将机器人焊接技术应用于国内钢桥制造领域,建成国内首条板单元自动化生产线;首次在我国大跨度钢桥制造上采用免涂装耐候钢焊接技术,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,确保港珠澳大桥制造质量和工期,为我国钢桥制造业技术和装备提升起到引领示范作用。
港珠澳大桥是在“一国两制”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,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,西接广东省(珠海市)和澳门特别行政区。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,极大缩短了香港、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,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港珠澳大桥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,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,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。
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组织本次“Ugo Guerrera Prize”奖申报工作,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、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、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、天津大学联合共同申报。该奖项将于2022年7月在东京举办的第75届国际焊接学会(IIW)年度大会上颁奖。